2020年是载入人类史册的一年,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不断发生。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关系,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密不可分。宏观金融正在进入一个新纪元。
1月18日,中国科大国金院全球经济与国际金融研究中心(GEIF)发布年度宏观报告——《2021战略与预测:全球宏观金融与资产配置报告》,这是继2019年1月份首次发布年度报告以来的最新宏观金融研究和资产配置报告。
(完整报告请点击此处下载pdf全文:2021战略与预测:全球宏观金融与资产配置报告.pdf)
报告由全球经济与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研究员牵头执笔,共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从全球政治、全球经济、中国经济以及金融科技铺陈展开,对2021年进行系统性地分析和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资产配置建议。
报告首先对过去一年全球政经趋势给予整体总结:2020年是新冠疫情黑天鹅加速世界秩序向着大分化、大转型方向演进的关键一年。与此同时,2020年的经济增速显著低于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增速,且是二战之后和平时期全球经济最深的一次衰退。
报告预测,2021年未必能够出现足够强劲的V型反弹。特别是各国内部,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受危机冲击不同,将会发生K型复苏(收入更高的群体复苏更快、收入更低的群体复苏更慢),而K型复苏对经济增长而言并非好事。
报告判断认为,2021年避险资产依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尤其是调整之后的黄金与美元,美债建议适当减持。
“对于美国风险资产,头部化特征导致大多数美国上市公司基本面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仅凭少数股票业绩就能导致指数创出新高。这一格局背后隐藏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2021年,我们要高度重视美股可能出现的高波动性,在特定冲击下,不排除美股在2021年再次熔断的可能性。”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报告认为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中国的必选消费亮眼,预计2021年可选消费持续复苏。如果说2020年疫情后期消费复苏主要还是以必选消费拉动,可选消费场景直到三季度才有所恢复。展望2021年,由于消费场景将完全重现甚至超过疫情之前,必选消费增速预计放缓,可选消费飞速上涨,出现真正的“报复性”反弹。
报告同时认为,金融科技长期竞争优势毋庸置疑,传统金融机构也并非一无是处,关键的投资变量是估值与波动。特别是中国第三方支付仍保持较快增速,但将进入一个以存量市场争夺为主的时代。对于金融科技趋势,报告建议重点关注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公司、细分领域的龙头金融科技公司、技术竞争力凸显的金融科技服务公司以及数字化转型卓有成效的传统金融机构。